SALES-OSS  
開源碼軟體由於原始碼可自由取得的特性,使其一直都與價值免費有分不清的狀況。然而如果要讓開源碼軟體的開發能夠成為開發者們自己生活的支柱來源,讓開源軟體本身進入商業運作的模式,始終會是需要的結果。而目前現有開源碼軟體在商業化市場上的案例大多是以下情況:
1.軟體取得免費,但接受捐獻
這大概是早期很多sourceforge興盛時期的開源碼軟體的模式,透過讓大家自由捐獻的方式來讓開發軟體有額外的經濟支撐。不過從一些開發人員的回饋看起來,似乎不一定有穩定的收入。
 
2.軟體原始碼開放,但編譯執行版本需收費
主要是因為開源碼授權其實只是要求原始碼能夠自由取得,對於編譯後的產品並沒有必須要強制被自由取得的要求。所以其實編譯後的版本是可以被販售的,像QCAD早期的版本就是使用這項模式,不過後來似乎因為使用率未能提升,現在已經改成軟體內附加試用版的方式,類似軟體內購買的形式。
 
3.以軟體維護服務為主
像REDHAT就是典型這樣的方式興起的公司,以企業LINUX伺服器維護及服務合約市場為主,後來再逐漸透過併購其他產品提供延伸的服務和功能。
 
4.依附在商業公司或基金會底下
這種類形嚴格來說不算是商業化,像FACEBOOK和GOOGLE本身很支持開源碼,也取用了不少。像FACEBOOK針對PHP的加速和優化就貢獻了不少,而GOOOGLE在CHROME和ANDROID上面的開發也是。而基金會的部分,像是MOZILLA則是利用自身瀏覽器的預載設定來獲得贊助。
 
不過由於現在眾籌募資的平台相當興盛,許多開放性硬體都是在眾籌募資平台產生。而開源碼軟體也有專屬的眾籌募資平台像是Bountysource,眾籌募資的方式在對於創業人員來說可以說是相當有利的發展方向,因為有以下優點:
1.減少起步的風險
如果一開始就要以開發程式的方式來進行創業,開源碼的模式其實是不利於開發人員的。所以要能夠靠開源碼的形式來創業其實需要的風險很高。像UBUNTU如果不是靠MARK SHUTTLEWORTH當初賺的錢來支撐,其實早就不存在了。而眾籌募資一開始就是為了獲得資金成立的,一旦案子成立,開發人員至少不用為了初期的資金來煩惱。
 
2.直接以專案面對市場了解使用者需求
很多開源軟體常常會標榜是能夠取代某某商業軟體,但是實際業界人士使用時,常常會發現有許多真正與業界相關的關鍵功能往往欠缺或不方便。像GIMP在面對印刷市場所需要的CMYK支援,就還只能夠靠一個插件輸出圖片,相關的其他支援尚不完全。所以如果能夠針對某個特定的關鍵需求將原有功能新增,那也將會增加開源碼軟體的使用率。
 
3.增加熟悉開源碼的人員
開源社群過去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維持開源軟體社群熱絡的人力,這部分除了因為社群主導人在社群人際關係上的處理需要有許多成熟度之外,還有就是要如何讓參與者們有面對生活壓力以外的餘力來支持開發。而如果能夠透過眾籌募資的方式來增加人力投入開源碼的話,至少就可以讓了解該開源碼軟體的人員增加。這部分對於開源軟體的人力維持也能夠有所幫助。
 
4.宣傳行銷工具
很多開源軟體其實除了依靠一些使用者分享之外,並不太有能夠行銷的管道。而如果一個有用處的眾籌募資專案,除了有時候會有機會被媒體報導之外,每個參與眾籌的個體都會將資訊告知給有同樣需求的人了解。這部分就可以讓眾籌募資專案本身也變成一個宣傳管道。
 
5.改善和讓開源碼軟體結合創意
早期開源碼軟體很多開發的方向,都是依照既有商用軟體的功能和需求去發展。但是如果運用眾籌專案的模式去發展,就能夠結合許多不同用途的設計或使用方向去改善。如果能讓設計或企劃人員針對專案推出後了解到的市場和使用者需求去做不同方向的規劃,就能讓開源碼軟體擺脫本身是在既有框架下去成為次級替代的刻板印象。就像許多眾籌平台上的開源硬體一樣,可以有自己的創意發展空間。
 
個人認為眾籌平台的興起,恰好是補齊過去開源社群在面臨商業化轉型時的許多缺口。不論是資金或是市場方向的面對,都能夠讓社群直接面對到最終使用者的狀況。如果能夠妥善運用眾籌平台,其實讓開源軟體開發本身成為一種眾籌平台專案的基礎,其實是可以期待二者相加成為一種能夠促進相輔相成的理想狀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ro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